话剧《驴得水》剧照。
话剧《驴得水》剧照。
话剧《驴得水》剧照。
8月19日,《驴得水》将在保利剧院迎来第121场演出。从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驴得水》从首演时不到200人的木马剧场转战可容纳1400余人的保利剧院,这部小剧场戏剧如今已经走入主流剧院。
从小剧场戏剧作品中脱颖而出
《驴得水》的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一个乡村学校里,由于严重缺水,校长将一头驴虚报成英语老师来为学校挑水。面对突如其来的上级检查,校长决定让一个铁匠冒充“驴得水”老师,但是上级却对这位“驴”老师刨根问底。眼看事情要败露,大家只能用一个接一个的谎言弥补。于是,事件的发展越来越超乎校长和老师们的预料,也越来越超乎观众们的想象。
《驴得水》 中的人物转变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假定性,但是变化的起点和终点是写实的,过程也给足了内心依据,极端的情境中凸显了人性的阴暗面。创作者对“底线”和“信仰”通俗而犀利的探讨令《驴得水》在彼时一众小剧场戏剧作品中脱颖而出。
首演“火了” 开启巡回演出
2012年6月,《驴得水》在木马剧场低调上演,这部之前并未受到太多关注的剧目首演过后却在微博上“火了”,剧中大尺度的政治讽喻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直指人心。从当晚11点至翌日凌晨,这部仅仅演出一场的黑色喜剧在微博上收获了上百条评论。
2013年,《驴的水》获得上海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年度小剧场戏剧”奖,并启动巡回演出,不足三年,《驴得水》演出巡回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地,并在去年12月完成了里程碑式的百场演出。
《驴得水》获好评 成为剧团保留剧目
《光明日报》发表文章《<驴得水>的历史眼光》,称《驴得水》具有四个突出特点:“主题的批判性、形式的纯粹性、冲突的戏剧性和人物的现实性。”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评价《驴得水》:“无论从小剧场戏剧、民营剧团戏剧、年轻人戏剧,还是从引起爆笑的闹剧、联想时政的讽刺、让人心生惊悚的荒诞、解析人性的哲理或者票房热门的娱乐,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很优秀!”
《驴的水》的演出也使年轻的制作团队怪咖剧团获得了京城文化圈的广泛关注,从五年前默默无闻,到如今在北京戏剧界占据一席之地,怪咖剧团将《驴得水》作为保留剧目,期待一场比一场更精彩得演下去。
此外,8月19日保利剧院的演出结束后,话剧《驴得水》将在9月18日及19日两天亮相苏州文化艺术中心。
来源:千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