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波兰长剧挑战观众神经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04-23
去年,借“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登陆天津大剧院的《假面玛丽莲》,曾被“大导”林兆华盛赞为“中国戏剧的新标尺”。今年,该剧导演克里斯提安?陆帕,将携其新作《伐木》分别于5月2日、3日和5月6日、7日登陆天津大剧院和北京世纪剧院。《伐木》根据托马斯?伯恩哈德的同名小说改编、首演于去年10月,讲述了几位艺术家从年轻时的反叛到中年时对人生的妥协。剧中一群曾经参加“非正式波希米亚团体”的老朋友举办了一场“艺术晚宴”,在一名角色“死亡”之后,晚宴最终变成了一场拷问灵魂的“守丧”。剧中,陆帕再次用最平凡的故事塑造了人物的极致。读过同名小说的人,也能从中看到陆帕对原著的尊重。不过,260分钟的时长以及仅有一次中场休息的安排,也将是对观众神经的一个挑战,前往天津观剧的观众无疑得留宿一夜。
而即将于7月31日至8月2日作为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开幕演出的《先人祭》,是根据19世纪波兰著名爱国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的诗剧《先人祭》创作而成。出版于1832年的诗剧以其独特的结构、深刻的思想和鲜明的形象为密茨凯维奇在欧洲文坛赢得不朽声誉,作品被誉为“波兰民族遗产中一颗巨大的钻石”,在波兰可谓妇孺皆知。去年,在波兰剧院的邀约下,38岁的波兰天才导演米哈尔?泽达拉将《先人祭》第一部、第二部和第四部搬上舞台,时长270分钟。虽是一部新作,但其在波兰的影响力甚至可媲美《茶馆》之于中国戏剧史。剧中,波兰当今最著名的演员巴尔托斯?波尔奇克与老一代艺术家及新秀们展开“巅峰对话”,他也因此剧囊括了2014年度波兰全部戏剧大奖的最佳男演员奖。270分钟的鸿篇,先后通过19世纪欧洲人的情感风情画、古老的民间祭祀仪式和青年古斯塔夫失恋后的痛苦,展现了近代波兰的社会呼啸,更是人性与信仰在历史奔流中的反思与觉醒。为便于观众赏剧,首都剧场将打破惯例,开演时间将提前至18点30分。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