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以青山的名义》唱出乡土芬芳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4-11-26   

歌剧《以青山的名义》演出剧照 文卫 摄

    本报讯  10月29日至11月13日,第二届全国歌剧节在武汉举办。湖南郴州原创歌剧《以青山的名义》于11月11日、12日晚在湖北省委洪山大礼堂演出。
    歌剧《以青山的名义》是湖南省参加第二届中国歌剧节展演的唯一剧目,也是所有参赛节目中唯一一部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2011年,湖南省昆剧团五岭歌舞团根据刘真茂的事迹创作排演大型歌剧《以青山的名义》,讲述了新时代“活雷锋”刘真茂三十年如一日扎根深山、义务护林的故事。
    演出中,郴州交响乐团用优美的音乐体现出浑厚的情感。其和声浓郁,线条分明,各个声部都有独特的湘南风格,各种器乐疏朗清晰,恰到好处地融合交汇。每个音节都好似从大山深处飘浮而来,纯正得没有一点杂质。
    作曲家岳瑾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将歌剧《以青山的名义》的音乐创作把握得十分准确。在音乐处理上,他以湘南地区的曲艺、民歌为主要素材并融入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音乐创作既符合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征,又与人物的个性和戏剧规定的情景相融合。并且力求旋律优美,唱法上也是民族、通俗兼容。在继承的基础上力求创新,既保持了民族歌剧的特质,又具有时代的新意,满足了时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岳瑾在创作中充分利用音色、声部等不同手段体现人物感情,巧妙地运用唱腔体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听众很容易通过音乐走进剧情。
    该剧在艺术构思上紧紧围绕“山情”“真情”“乡情”3个方面展开。刻画了主人公刘真茂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也描写了他与亲人、爱人之间的骨肉亲情,在生动感人的情感冲突中,讴歌了共产党人的大情大爱和浩然正气,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力量。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追求细节的完美,在讴歌共产党人崇高精神的同时,注重对人性、亲情、感情的表达,力求做到无论主角、配角还是群众演员,都有血有肉,真实可信。
    整部歌剧带有浓烈的湘南民间音乐特点,主题曲《山路弯弯》和幕后伴唱《是走还是留》撷取郴州当地民歌素材,唱出了乡土的芬芳、乡亲的期盼、乡风的淳朴,令人感动、令人心酸。
    国家一级指挥周祥辉以其精湛的专业技巧以及对作品的深刻领会,将丰富的思想有效地控制在每一个动作中。他的指挥严谨而又精细,收放自如、逻辑分明,与乐团融为一体。他对整体剧情的把握十分从容,对细节的处理十分到位。对各个声部的运用有着独到的视角与思维,将每个队员和每个声部的音色、音量和音效控制得当,使整体声音达到平衡。《以青山的名义》从创作、配器到指挥和演奏张弛有度,塑造出的音乐效果广袤饱满、清新明快,给听众极大的惊喜。
    著名作曲家刘振球观看歌剧《以青山的名义》演出后认为,这部歌剧的音乐创作和演奏水平达到了省级专业团体水平。该剧以其真实感人的剧情、娴熟专业的舞台技艺、热情洋溢的乐队演奏,赢得了第二届中国歌剧节观众和专家们的好评。(徐堂忠)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