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王伟杰
红色舞台剧《王若飞》演出现场 贵州安顺学院艺术学院供图
日前,由贵州安顺学院艺术学院师生共同演绎的大型原创红色舞台剧《王若飞》精彩上演。
该剧由“砥砺成长”“寻求真理”“举旗播种”“铁窗斗争”“再展宏图”5个篇章及序幕“深情回顾”、尾声“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构成,塑造出王若飞在时代前沿坚守理想信仰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和革命家风范,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历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据了解,为践行“党建+艺术”育人模式,目前,不少高校都在延伸教学空间,利用校史馆、美术馆、展览馆、剧院(场)等文化场馆,让课堂搬上舞台、走进长廊、进入展厅,实现沉浸式学习、情景式体验和交互式探究,让学生从鲜活生动的文化艺术形式中接受思政教育,实现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
为了用艺术打造这堂60分钟的“沉浸式”党课,安顺学院依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通过音乐、舞蹈、朗诵、话剧等形式,将党的政策理论、革命故事融入剧情,以真挚的表演和多媒体影像等手段,将红色历程演绎得栩栩如生。据了解,该院近500名师生参与到该剧的创作、拍摄、表演中。全程参与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了更真实的了解,对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为了传承红色文化,该校还将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革命精神融入校园生活、专业学习、社团活动中。
该剧演出现场气氛热烈,青年学子深受熏陶和感动。“能够参与这样一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的舞台剧,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不仅提升了我的艺术修养和表演能力,更让我深刻领悟到革命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安顺学院一名参演学生表示,作为青年一代,更应该勇担使命,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红色舞台剧《王若飞》不仅是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要通过这部剧让更多人了解王若飞的革命事迹,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安顺学院校长曾丽说,该剧将定期公演,让更多观众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源自:中国文化报